理想的筛分效果是什么,由哪些因素决定?
发布时间:2021-04-30 浏览量:344
理想的筛分效果是,比筛孔小的颗粒全部透筛而成为筛下产物,比筛孔大的颗粒全部不透筛而成为筛上产物,这时的筛分效率就是100%。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例如,因原料中含有粘土和水分使应该进入筛下产物的细颗粒粘在粗颗粒上一同进入筛上产物;或因筛面使用过久而使筛孔磨损变大等,导致本该进入筛上产物的粗颗粒却进入了筛下产物。
一般评定筛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1.粒度特性
影响筛分过程的粒度特性主要是指原料中含有对筛分过程有特定意义的各种粒级物料的含量。原料中所含的难筛粒及阻碍粒相对其他粒级较多时,对筛分过程不利;而所含易筛粒和非阻碍粒相对其他粒级较多时,对筛分过程有利。
2.含水率
物料的含水率又称湿度或水分。附着在物料表面的外在水分,对物料筛分影响很大;物料裂缝中的水分以及物质化合的水分,对筛分过程则没有影响。物料在细孔筛网上筛分时,水分的影响尤其突出。由于细粒级的物料比表面积很大,所以其外在水分也最高。物料的外在水分能使细颗?;ハ嗾辰映赏?,并附着在大块上。这种粘性物料会把筛孔堵住。除此之外,附着在筛丝上的水分,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可能形成水膜,把筛孔掩盖起来。所有这些情况,都妨碍了物料在筛面上按粒级分层,使细颗粒难以透过筛孔而留在筛上产物中。
3.密度特性
当物料中所有的颗粒都是同一密度时,一般对筛分没有影响。但当物料中粗、细颗粒存在密度差时,情形就很不一样。若粗粒密度小,细粒密度大,则容易筛分,例如从稻谷中筛出混入的细砂等。这是由于粗粒层的阻碍作用相对较小,而细粒级的穿层及透筛作用却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