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6.3 牙列重度磨耗咬合重建的研究進展
磨耗是指發生在咀嚼過程中,因牙面與食物或者牙面之間發生的相互摩擦,從而造成牙齒硬組織的消耗,這種消耗的過程是緩慢地漸進性的。生理性磨耗具有積極意義,可消除早接觸點,減少咬合創傷的發生,降低過高牙尖從而減少牙齒側向力量,協調冠根比例,同時還可以對牙齒漸進性的近中移位進行代償。然而,很多因素會導致病理性質的磨耗。病理性磨耗發生的原因涉及多方面,如口腔不良習慣(例如咬硬物、過量飲用碳酸飲料、睡眠...
-
2019.5.31 齦乳頭重建的相關研究進展
齦乳頭,亦稱牙間乳頭,呈錐形充滿于相鄰兩牙接觸區的楔狀隙中,其側緣與頂緣由相鄰牙的游離齦延續而成。齦乳頭不足以充滿楔狀隙時,就會在兩牙的鄰間形成“黑三角”,這是患者經常提出想要解決的美容問題。 1.影響齦乳頭外形的因素 1.1接觸點-牙槽嵴頂之間的距離 相鄰牙接觸點到牙槽嵴頂的垂直距離,這是最為公認的影響因素。根據Tarnow等測定,當相鄰兩牙接觸點到牙槽嵴頂...
-
2019.5.29 微創牙冠延長術聯合FiltekTMZ350納米樹脂修復齦下楔狀缺損的研究進展
楔狀缺損(wedge-shaped defect,WSD)是指牙頸部硬組織在某些因素長期作用下逐漸喪失,形成的由2個光滑斜面組成的楔形缺損;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牙體硬組織疾病,主要發生于牙體頸部區域?;疾÷屎腿睋p程度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在齦上時常見為排齦線法或高頻電刀直接樹脂或玻璃離子修復,但楔狀缺損的齦方距離齦溝底≤0.5mm時,由于材料和去除玷污層等原因修復時可能導致齦炎或破壞牙周生物學寬度...
-
2019.5.20 椅旁CAD/CAM嵌體修復技術臨床進展
因齲壞、外傷、磨耗等原因造成的牙體缺損極為常見,臨床可選用直接修復或間接修復的方式治療。復合樹脂直接充填修復雖然能夠達到去除齲壞、保護牙髓的目的,但對天然牙的尖窩形態、與對牙的咬合關系及與鄰牙接觸關系的恢復效果不甚理想,尤其是大面積的牙體缺損,其咬合和鄰接的恢復更加困難,從而易引發對牙過萌、患牙懸突、食物嵌塞等。此外,復合樹脂聚合收縮、老化也是充填治療常見的問題。嵌體是一種嵌入牙體內部、用...
-
2019.4.26 三維有限元在嵌體修復中的研究進展
嵌體是嵌入牙體內部用以恢復缺損牙體形態和功能的修復體,其中部分嵌入牙冠內、部分高于牙面的稱為高嵌體。(高)嵌體通過微創甚至無創的牙體預備,以盡可能地實現牙體缺損的類天然牙復制,加之樹脂或全瓷材料的運用,被譽為仿生、仿真修復。嵌體的洞型設計、材料的選擇等因素對嵌體及剩余牙體的應力分布、防止修復體折裂及脫粘接、延長其使用壽命都有著重要影響。 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
-
2019.4.22 模擬髓腔壓力在牙本質粘接強度研究中的應用
牙本質由于其結構的復雜性,含有較高比例的有機成分,并有不斷流出的牙本質小管液等,其粘接機制也較釉質更為復雜。具體體現在:牙本質被輕度酸蝕后,為了防止暴露的膠原纖維塌陷,影響粘接劑單體的滲入,需使牙本質保持適度濕潤的狀態。由于髓腔正壓,有天然和連續的牙本質小管液通過牙本質小管流出,后續過多的水份又會對粘接產生不利影響。這不僅對牙本質粘接的操作技術提出了要求,更對于如何獲得長期穩定的牙本質的粘...
-
2019.4.15 回歸治療本質的無牙頜修復理念
要成功完成一個全口義齒修復病例,需要考驗修復醫生對于口腔修復學各個相關學科知識掌握的廣度和深度,并且也需要多年的臨床經驗。事實上,如何將全口義齒做好,確實是許多修復醫生心中的困惑。 1. 全口義齒的修復難度 全口義齒的修復難度是眾所周知的。如果說對于最小程度的牙體缺損,口腔醫生是去修補;那么,隨著缺損的程度逐漸加重,從牙體缺損到牙列缺損最后到牙列缺失...
-
2019.1.16 樁核修復前牙殘冠及殘根臨床療效的影響因素
由于前牙所處的解剖位置,使其修復時對美觀的要求和功能上的恢復同樣重要。目前,樁核修復是臨床上修復前牙殘根、殘冠最常用的治療方式,但此修復方式對牙體組織的缺損程度、樁核的設計及牙根抗折強度密切相關。前牙牙冠外形特殊,其中上頜切牙牙冠唇面類似梯形且切端寬大、頸部縮窄,中切牙尤為明顯;下頜切牙與上頜切牙形態相似,但頸部縮窄程度無上頜切牙明顯且體積更??;尖牙牙冠唇面似五邊形,而上頜尖牙的牙冠和牙根...
-
2019.1.12 無髓后牙全瓷高嵌體修復的研究進展
無髓后牙的微創修復是臨床研究的熱點。傳統樁核冠修復根管治療后牙齒在防止冠折方面雖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但因大量牙體預備不能有效防止牙頸部折裂,且增加了根部穿孔的風險。尤其是對牙齦退縮引起的頸部外形縮窄,甚至牙根暴露的后牙,盡量保存頸部縮窄組織,建立“肩領”效應,比保留方組織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相對于全冠,高嵌體對牙冠和牙根都起到很好的保存作用,對鄰接關系的破壞及牙齦的刺激也...
-
2019.1.7 微創美容技術在兒童口腔治療中的應用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對各種疾病認識的不斷深入,當今的醫學模式已從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其治療模式也從以疾病為中心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因此在口腔醫學領域微創治療理念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微創理念的提出催生了一系列的口腔微創診療技術,其中口腔微創美容(minimally invasive cosmetic dentistry,MICD)技術在近年來飛速發展,...